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在省、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黄陵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把集中整治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突出问题导向,靶向发力施治,以强力推进线索排查、案件查办、纠风治乱带动全局,着力破解民生领域痛点难点问题,以实绩实效推动集中整治走深做实。
抓谋划部署,在强化统筹调度上下功夫。一是抓早动快部署。按照“一专项、一方案、一专班”工作要求,印发《全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安排》《关于成立集中整治工作监督专班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将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一并纳入集中整治重点,把集中整治与党纪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深化“三个年”活动等重点任务紧密结合,精心组建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为组长、各室组及牵头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一领域一监督专班”,统筹一体推动乡村振兴、重点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5个领域12项集中整治向纵深发力。二是及时调度推进。建立“周调度、月汇报、季点评、年总结”工作机制,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安排集中整治工作3次,县委书记先后5次做出批示,县纪委常委会会议先后6次专题研究具体落实措施,县纪委书记先后13次到相关牵头部门、参与单位、镇(街道)调研指导,督促指导集中整治各牵头部门、参与单位和监督主体及时跟进学习中省市纪委监委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集中整治的新精神新要求,持续用力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压紧压实责任。坚持一体压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逐级夯实责任,分析短板弱项,研究思路举措,以强有力监督和压力传导倒逼责任落细落实。4月1日以来,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先后约谈相关牵头部门、参与单位23人次,5次进行“一对一”重点调度,3次专题研判问题线索,累计下发《集中整治工作提醒函》23份、《集中整治工作动态》20期、《集中整治工作提示》4份、《集中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通报》5期、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
抓问题排查,在强化案件查办上出实招。一是突出问题排查。坚持把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贯穿始终,集中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起底摸排,深化“室组地”联动监督,巡察、审计、公检法等职能部门贯通监督及各方监督力量协同推进机制,开展项目资金专项检查、重点村暗访抽查、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下沉督查“三查联动”,12个监督专班对各领域采取“点穴式”“嵌入式”、全覆盖监督检查,多措并举对集中整治工作“挂图作战”,对存在问题“销号管理”。截止目前,各职能部门累计自查排查问题220个,整改落实174个,共起底梳理集中整治问题线索121件。二是突出跟进监督。聚焦集中整治重点和群众关注热点,各监督专班、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室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检查指导,着力发现各领域存在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加强与审计、财政、信访、司法等各类监督贯通联动,不断凝聚齐抓共管、推进整治工作合力,形成上下衔接、左右联动、高效实施的工作格局。各监督主体累计移送问题线索94条。三是突出整治成效。坚持把问题线索排查、案件查办作为集中整治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室组地”联动、片区协作监督办案等模式,强力推进案件查办,对条件成熟的,果断立案、迅速突破,对群众关注、疑难复杂以及干扰多、阻力大的,组建专案组,集中力量定点突破、风腐同查,切实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截止目前,共起底梳理集中整治问题线索121件,重点问题线索17件,重点案件21件,落实了38个重点问题线索(重点案件)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抓。各领域累计立案53起62人,查处34起40人。严肃查处了教育、医疗领域典型案件,形成强烈震慑。
抓纠风治乱,在强化基层治理上求长效。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建立“纪委监委牵头抓总、监督专班跟进督促、牵头部门组织实施、参与单位积极配合、监督单位协同推进”集中整治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完善自查排查、线索移送、通报约谈、重点调度工作要求,加强动态跟踪,查找短板弱项,提出改进措施,打好“室组地”监督办案“组合拳”,做到合力攻坚、一抓到底,全县“三个协作区”实行联合监督6次,联合办案1件。二是注重制度长效。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将“整”和“治”一体贯通、协同推进,针对集中整治过程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顽瘴痼疾,在持续深化监督整改的同时,不断强化建章立制,注重从制度层面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坚持“查改治、纠树建”一体发力、协同联动、多管齐下,先后修订完善《黄陵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黄陵县住房领域不动产办证难方面工作例会制度》《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死亡月报制度的通知》《黄陵县公安机关扫黑除恶线索核查长效机制》等相关制度20余项。三是推进纠风治乱。坚持在一体推进各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的同时,将中、省、市纪委监委《关于在集中整治工作中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膳食经费管理和农村“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对照整治重点,强化自查排查,建立专门台账,抓细抓实突出问题整改整治。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系统性问题,深入分析权力监督制约、行业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制度漏洞和深层次原因,深化行业领域纠风治乱,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不断提升行业治理效能,切实解决群众可感可及的“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