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会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卢志华
(2022年3月16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整顿干部作风、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县委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动员全县上下,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面,结合本次会议精神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同时,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要更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作风整顿,先后开展作风纪律建设年、作风纪律深化年及以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整治等系列活动,“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干部作风有了一定好转。同时,紧紧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紧盯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实际行动助力营造良好政务环境和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先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4起、处分111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4起、处分36人;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99起,处分80人,实施“第一种形态”81人;查处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方面问题18起,处分 22人。
但是,客观分析,我县在优化营商环境及干部作风方面还存在个别部门、单位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对群众的闹心事、烦心事不上心,不作为、乱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突出;一些干部学习不深不透,对党中央新理论新政策不学不会或一知半解,慵懒散、推拖绕,拈轻怕重、遇事甩锅,工作节奏慢、效率低,以权谋私,“雁过拔毛”“层层剥皮”;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故意刁难及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建设等。这些问题不仅有损干部队伍良好形象、损害营商投资环境,更阻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站在关乎黄陵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以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态度,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努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二、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党员干部的作风就是“晴雨表”,什么样的作风必将带来什么样的营商环境,必须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助力良好营商环境的形成。
一是要在作风上出成效。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围绕“强党性、转作风、促发展”主题,从3月16日开始至12月15日结束,在全县集中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聚焦“六个方面问题”,开展“六项整治活动”,突出解决懒于学习、疏于业务、拙于创新等问题,坚决向不作为“躺平式”、慢作为“蜗牛式”、乱作为“任性式”作风亮剑。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迅速行动,突出整治重点,落实措施步骤,着力整治作风“顽疾”,坚决战胜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硬碰硬抓工作,实打实搞服务,确保作风整顿活动有突破、见成效。县纪委监委将在本系统全面开展为期一年的教育整顿,教育整顿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经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后下发执行。市纪委苏斌书记也对我县的实施方案明确作出了批示,强调“此项工作有意义、有必要,请干部监督室予以指导、配合”。
二是要在履责上走在前。在座的各位都是单位“一把手”,是打好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的关键少数。要抓住关键之时,力行关键之举,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努力带出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队伍。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把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具体化、清单化,确保每一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地。同时,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带领班子其他成员做到“一岗双责”,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紧盯不放,坚决堵塞制度漏洞,敢抓敢管、严抓严管,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为我县高质量发展聚力护航。
三是要在服务上见真章。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要扭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厘清边界、各司其职。要把企业家当“自己人”,一视同仁搞好服务,要既有温度、更有力度的出硬招办实事。要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让权力“瘦身”再“瘦身”,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服务流程,让群众和企业“多办事少跑腿”,不断深化“放管服”,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同时要立足当下瞄准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大力度、实举措协助企业翻越阻碍“难关”,切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强化监督执纪,形成高压态势。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监督的专责机关,不仅要靠前监督,更要严肃执纪问责,当好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啄木鸟”和“护林员”。
一要突出监督重点。把各部门单位开展作风整顿推进营商环境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实行全程督查、长效督查和节点督查。对贯彻国家和省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落实成效进行专项督查;对开展作风整顿情况进行高频次、全方位常态化督查;对领导批示、媒体报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损害营商环境及干部作风问题线索,优先核查,跟踪整改落实。围绕企业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等“痼疾”,重点整治党员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问题,以强有力的监督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二要加大查处力度。开设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及时发现和受理投诉举报。对相关部门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推诿扯皮、无故拖延时限及吃拿卡要;在依法征收土地和房屋中,非法阻挠、漫天要价;在施工过程中找各种借口,敲诈勒索、强买强卖;在监督和执法过程中搭车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以权谋私,办“关系案”“人情案”的将进行重点查处。严肃查处对死守部门利益、工作推进不力,违背服务承诺,违规向企业收费及暗箱操作、权力寻租以及暗示推荐、打招呼、介绍指定产品等违规插手企业项目建设等行为。
三要强化警示震慑。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近年来,我县对破坏营商环境的党员干部,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保持高压态势。XX股份合作公司原经理叶某某借公司购买客车之机,先后3次以借钱等名义索取XX客车厂驻陕西销售代表王某某6万元好处费,叶某某受到政务撤职处分,其涉嫌违法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XX中心原主任李某某违规插手干预XX建设项目,给招标代理公司打招呼,让其对XX规划设计院予以关照,李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XX公司原总经理、董事长张某某,利用职权帮助其胞弟张某给XX项目工地供应沙石料,以权谋利,目前已被县纪委监委立案调查。今后,县纪委监委将进一步加大震慑力度,对违反作风建设要求和破环营商环境的人和事,无论是谁,无论职务高低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以强有力的震慑营造亲清的政商关系。
四、健全工作机制,突出整治成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各级各部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断推动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发展。
一要建立追责常态机制。县纪委监委要制定全县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用好问责利器,对反映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安排力量查办,真正做到快查快办、严查严办,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对发生损害营商环境问题,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不仅要对直接责任人严肃查处,还要追究相关单位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公职人员破坏营商环境违纪违法问题及受处理情况建立专门台账,在出具干部选拔任用廉政鉴定意见时单独列明,建议审慎提拔使用,以强有力的监督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二要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县纪委监委将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精神,区别对待依法依规为企业办事与谋取私利行为、政商之间正常往来与利益输送行为、无意过失与失职渎职行为。对在为企业服务中主观出于公心、没有为个人或他人谋取私利,因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政策界限不明确等情形而出现工作失误或过失的,将实施容错免责、应容尽容,同时也会对受到不实举报或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旗帜鲜明地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要完善考核评议机制。县纪委监委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度政风行风民主测评考核,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外来客商、服务对象等,对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专项评议和电话回访,测评结果将作为政风行风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将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与民生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步推进,推动各项任务高标准落实、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着力营造服务一流、简政高效的发展环境,努力为新时代黄陵高质量发展坚定坚实基础!